前《連線》(Wired)雜誌總編輯安德森(Chris Anderson)的新書《自造者時代:啟動人人製造的第三次工業革命》(Makers: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宣稱,自造者時代將會產生新的工業革命,而這本《第三次工業革命:世界經濟即將被顛覆,新能源與商務、政治、教育的全面革命》(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How Lateral Power Is Transforming Energy, the Economy, and the World)將更全面地提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概念(請參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自造者時代〉)。
十九世紀發生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以機器取代人力,人類使用煤與蒸汽機,帶動紡織業的機械化,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這造就了密集都市化的現象及都會區的出現,以及城市裡拔地而起的工廠。
廿世紀初發生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催生了市郊的大批房地產業以及工業區的繁榮。勞動分工使得技術或非技術勞動更具生產效率。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石油) 和新交通工具(汽車、飛機)、新通訊方式(電話、廣播和電視),開啟了廿世紀的大量生產時代。化工,電機,石油生產和鋼鐵行業等領域都有巨大的創新。
《第三次工業革命》作者傑瑞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是著名經濟學家和未來學家、「第三次工業革命」概念的創立者、知名的經濟學家及社會評論家,目前擔任歐盟執委會與歐洲議會的顧問。他在這本《第三次工業革命》中闡述,人類已經歷經了兩次工業革命,每一次的工業革命,都是新的能源與新的資訊通訊科技結合之下而產生的,這次也不例外。第三次工業革命要把每一棟建築物變成微型發電站,可以自行生產出能源。
我們這個時代,高度依賴石油、天然氣、煤炭、核能帶來的便利,而能夠過著人類史上最富足的生活。可是代價卻是全球氣候變遷,還有核安危機,以及化石燃料的日漸匱乏。為了解決這些危機,《第三次工業革命》預告,以綠色能源、網路科技(如3D列印)為基礎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應該即將到來,讓產業、能源、政治、教育、生活方式都將產生巨大革新。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