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學,讓距離不成問題:療育課程如何線上進行?
文/雅文基金會聽語科學研究中心 研究助理 林子彙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統計,全球高達 193 個國家於今年 4 月因 COVID-19 疫情嚴峻而關閉學校,影響近16億學生;儘管疫情已於 9 月趨緩,仍有 8...
View Article手算來不及啦!先驅者並起,數位計算機的萌芽時期│《電腦簡史》數位時代(五)
1937 年,夏農完成影響深遠的碩士論文,為後世擘劃出邏輯電路,開啟數位電腦的大門。不過歷史上總會有一些先驅者,縱然還沒有理論可依循,就先動手摸索嘗試。數位電腦也是如此,在夏農公開發表論文之前,已經有多組人馬試圖打造新型計算機。奇妙的是,他們彼此互不相識,卻宛如心有靈犀,都在 1936 – 1937 年之間開始著手開發。...
View Article好奇心讓你登上《科學》封面!泡泡為什麼會破,把它放顛倒再戳破就知道了
圖/OLIVER MCRAE/BOSTON UNIVERSITY 在火山口的岩漿中、在玻璃工廠的熔爐中,也在居家裝潢的油漆桶中。液體表面的泡泡隨處可見,如果以上都沒見過(編按:到底有多少人會親眼看過火山岩漿啦!)那總該玩過吹泡泡遊戲吧,那你有想過為什麼泡泡會破掉嗎? 泡泡會塌陷過去以為是重力,最新研究發現是表面張力...
View Article助聽器,其實跟戴眼鏡不一樣!別再期待一戴就能馬上聽清楚
生活中是否有遇過親朋好友買了助聽器後抱怨連連,以為戴上助聽器就能恢復以往溝通無礙的輕鬆感?在臨床,有時會遇到家長或大眾會期待戴上聽力輔具後,能像戴上眼鏡一樣快速有效。本篇文章的目的是探討視覺與聽覺受損的差異,進一步討論輔具的相異之處。 撰稿許逸翔|台大生資所碩士生/陽明醫工&生科雙修詹喬智|醫材獨立開發者魏羽庭|陽明大學神研所碩士 審稿郭文瑞|國立陽明大學神研所吳政融|聽力師 圖/George...
View Article德國青銅時代的戰士們,大多乳糖不耐
德國北部的圖蘭森河邊,距今 3200 多年前的青銅時代,曾經上演過仿佛世紀帝國真人版的大戰。至今戰場只有一小部分被調查過,卻已經發現分屬 140 位死者的遺骸。 參戰戰士想像圖,他們大部分應該無法消化乳糖。圖/取自 Slaughter at the bridge: Uncovering a colossal Bronze Age battle...
View Article鬆餅好朋友!你知道甜滋滋楓糖漿怎麼來的嗎?
文/Carol Hsu|生科系畢業,目前工作與臨床試驗相關。喜歡植物,想要小丑魚。 今早,我想來點麥當勞的美式煎餅配咖啡? 等等,你是不是忘記給我楓糖漿。 鬆餅與楓糖。圖/Pexels 其實,楓糖漿( Maple Syrup )可不只是搭配美式煎餅的小角色。在加拿大,人們更加楓糖漿視為國寶,楓糖漿更有著「液體黃金」的響亮稱號。...
View Article「科學」與「非科學」差在哪?卡爾・波普爾「可證偽性」劃下分明界線 ——《反智》
作者/古倫姆斯 (David Robert Grimes) ;譯者/楊玉齡 我們都知道「科學」與「迷信」大不同…… 但是,要由什麼來判定某樣事物是否為科學的? 是哪一條界線區隔開天文科學與占星迷信?畢竟,兩者都與天體運行有關。為什麼我們會認為放射療法是科學的,而靈氣療法是偽科學,雖說兩者都以「能量」為中心?...
View Article含有瘦肉精的美豬進台灣前該知道的那些事:肉品暴露萊克多巴胺的健康風險評估怎麼做?
文/李俊璋 特聘教授兼主任秘書/中心主任|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環境醫學研究所/秘書室/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 編按:2020 年 8月 28...
View Article為什麼紙吸管總是插不進去?你可以這樣做!
文/郭君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副教授、魔術方塊收藏家本文轉載自 UniMath《為什麼紙吸管總是插不進去,但塑膠吸管可以?》 圖/UniMath 近幾年國內環保意識抬頭,因為塑膠吸管不能回收,造成大量的垃圾,所以環保署在 2019 年 7...
View Article同伴已死,限時清理!要找出剛死去的蜜蜂,就靠這一味~
蜂窩中,擔任「送葬者」的蜜蜂能在同伴死去的半小時內找到屍體,牠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蜂窩中的送葬者,靠味道找出屍體? 蜜蜂會把死去的同伴拖出蜂窩。圖/sciencemag.org 蜜蜂是一種社會性昆蟲,一個蜂窩中有幫忙照顧新生兒的保母,當然也有專門處理死去同伴的「送葬者」(undertaker)。這些工蜂有著很敏銳的嗅覺,能在同伴死亡後 30 分鐘內找到牠們,並把屍體帶離蜂巢。...
View ArticleAI 當法官,會是正義女神的化身嗎?專訪李建良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採訪編輯|劉芝吟美術編輯|林洵安 AI 進入法律領域,該踩剎車嗎? Alpha Go 打敗人類棋王,自駕車躍躍欲試,人工智慧不僅改變世界運作的規則,也逐漸從科技跨入人文社會領域。讓 AI 坐上審判席,會是追求正義的新解方嗎?AI...
View Article全球暖化是假的?盲目追求平衡報導恐放大證據薄弱的推測│科學家與媒體的橋樑(七)
文/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陳璽尹博士後研究員 本文轉載自新興科技媒體中心《英國研究如何成為報紙頭條(七)氣候懷疑論者的養成手記》...
View Article電腦先驅中的先驅——不為人知的楚澤│《電腦簡史》數位時代(六)
他開發出史上第一台二進位的數位計算機,而且所用的就是馮紐曼後來才提出的現代電腦架構。當電腦先驅們只知道用機器語言輸入指令時,他已經發明世上第一個高階語言。他還設計出類似電腦螢幕的機制,即時顯示計算機實際接收到的輸入指令。但世人卻幾乎不認識這位先驅中的先驅——楚澤。 只因楚澤生在德國,又逢二次世界大戰,以至於研究中斷延宕。等到戰後他重啟計算機的開發時,已經遠遠落後,最後不得不黯然退出了……。...
View Article杜絕 C 肝!C 型肝炎如何傳染?有甚麼症狀?如何根治?
作者/盧勝男教授本文轉載自 Care Online 照護線上《根治C型肝炎,醫師圖文解說》,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訂閱支持 Care Online 喔! 圖轉載自照護線上。 「醫師,我的 GOT、GPT 都異常,是不是因為熬夜?」患者拿著檢驗報告,憂心地問。 「你的 C 型肝炎抗體陽性,所以很有可能是因為 C 型肝炎,要趕快檢驗清楚,如果確認,治療就有機會痊癒。」醫師解釋道。 「既然有 C...
View Article減肥只靠低GI飲食?小心「糖」的陷阱,讓你越減越肥
文/Dr.9.81|畢業於 University of Montana Doctor of Physical Therapy ,專長於人體動作物理學,試著以重力(gravity of earth = 9.81) 解釋一切抗重力的動作。 許多人研究減肥的時候,應該都聽過 「低 GI 飲食」,但到底 GI 是什麼?可以當作唯一的參考指標嗎?...
View Article除了醫用外科口罩,其他的口「罩」有用嗎?
作者/麥騫洺|國立陽明大學護理系 眾所周知,在現代醫學戴口罩是為了保護自身免於感染,但醫用外科口罩最初用意,是為了保護周圍的人免於戴口罩者的傳染,例如隔絕有著開放性傷口的病人與手術團隊的病原體,或是保護周圍的人免於肺結核病人的飛沫傳播。...
View Article全身麻醉的病人有可能「偷偷」記得手術過程嗎?——《麻醉之後》
作者/凱特.科爾-亞當斯(Kate Cole-Adams);譯者/呂奕欣 「知道」有兩種一種是你知道,一種是你知道,卻不自知 這觀念最初在十九世紀晚期生根,但和後來佛洛伊德精神分析中所提到的無意識不同,在佛洛伊德的理論中,充滿有意識的自我暫時或永遠遺失的記憶與慾望。而這些早期的實驗暗示的則是比較平凡,可透過視覺或聽覺感知到的無意識。 人類體內藏著「半清醒」的自我?...
View Article終端機雛形、遠端操控、數據傳輸的首創者——史提畢茲│《電腦簡史》數位時代(七)
貝爾實驗室的史提畢茲打造出第一個繼電器加法器後,等了好幾個月才獲得主管批准,打造複數計算機。他為這台機器設計了許多首開先例的操作方式,包括多台輸入/輸出裝置、遠端操控、以電話線傳輸資料。就連「數位」 (digital) 這個詞都經他建議才普遍使用的。 本文為系列文章,上一篇請見:電腦先驅中的先驅——不為人知的楚澤│《電腦簡史》數位時代(六) 複數計算機——因長途電話而生,成為貝爾實驗室得力助手...
View Article花轟、撇步、粉阿劣!語言學家如何做「臺灣國語」研究?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採訪編輯|蕭智帆、劉芝吟;美術編輯|林洵安 認識臺式國語的前世今生...
View Article這是脹氣,還是胖了——生病後「腹水」難收
作者/白映俞 醫師本文轉載自 Care Online 照護線上《不是胖,也不是脹氣 – 腹水難收》,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訂閱支持 Care Online 喔! 你聽過生病後有了「腹水」的狀況嗎?腹水,代表肚子裡的空腔裝進了一堆水,究竟有哪些原因會導致腹水的問題呢?一起來看看。 肚子越來越鼓、容易噁心打嗝?小心腹水症狀!...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