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新認識它們-「解開昆蟲密碼特展」開箱文
文青逛松菸,蚊蜻逛科教館。近年來國內最大的昆蟲展-「解開昆蟲密碼」特展在科教館57歲的今天(11/19)開展了。展場的佈置風格有別於常見的科學展覽,用18世紀自然學家的元素,堆疊出又復古又文藝的氣氛。現場有近2000件來自世界各地的昆蟲標本,還有活體展示。從小就很愛蟲子的z編,即便看了這麼多種蟲子,逛這場展覽時還是忍不住盯著標本跟睡覺中的東方水蠊看了很久。...
View Article與眾不同是自己想出來的嗎?
在強調個人主義的社會,人們會傾向要與眾不同,做自己,這樣的風潮在台灣也陸續的興起。但是與眾不同究竟是一種真實的現象,還是一種自我感覺良好呢? 研究者好奇,究竟與眾不同的感覺會受到甚麼影響,他們請實驗參與者填達一份問卷,這份問卷有22題是來自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View Article腸胃潰瘍 較易罹患「皮蛇」
患有腸胃潰瘍的病人罹患帶狀皰疹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77倍!國立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博士生、奇美醫學中心庝痛科主任陳貞吟花費4至5年的時間,分析台灣全民健保資料庫,證實一般人罹患腸胃潰瘍除了腸胃不適的症狀外,也會影響營養素吸收,甚至影響免疫功能,誘發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此項研究近期將刊登於《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View Article解析牛奶致癌說-酪蛋白的謎團
credit: CC by www.bluewaikiki.com@flickr 文/少個螺絲 流言: 一篇名為〈牛奶的巨大危害!建議徹底禁食「牛奶、肉、魚、蛋」〉的文章呼籲大家禁食牛奶,因為會致癌。[1] 列舉的一個原因是牛奶中的蛋白質,尤其是酪蛋白,是一種非常強的致癌物,會促進各階段的癌症。 真相:...
View Article牛奶致癌?
credit: CC by M-A-V@flickr 文/雲無心 流言: 牛奶中的IGF-1(類胰島素一號增長因數)導致女性易患乳腺癌,男性易患前列腺癌。IGF-1是牛奶中本身含有的致癌激素,但是在以前自然產出的牛奶中含量較低。 自從人們用激素催發母牛大量產奶,牛奶中的IGF1含量就增加了數倍至數十倍,牛奶致癌的危險當然就很厲害了。 真相:...
View Article【TED】解決磷危機的方法
文 / 深澤Y(設計師) “We are what we eat." 自然界有三位掌管豐饒的女神,分別象徵著葉子、花根、果實。和印象中的神祇不同,她們的名字垂手可得,就登記在你所熟悉(或痛恨的)國中生物課本之中:生長三要素,氮(N)磷(P)鉀(K)...
View Article歧視同志可能「治療」嗎?
即使是號稱對多元性別友善的紐約,今年五月還是有同志因為被歧視死於槍殺。這不是偶然,世界各地都還是有大小不一對同志的攻擊。是否可以借助心理生理學(Psychophysiology)來「治療」這些對同志懷有敵意的人,避免類似的罪惡發生呢?...
View Article葛雷柯畫的人為什麼都是狹長的?
葛雷柯是知名的西班牙畫家,他的畫通常非常狹長,你知道為什麼?有一個說法是葛雷柯的視覺系統異常,看到的世界就是比較狹長的,自然就會畫出比較狹長的東西。 上述的說法,看似合理,但其實是一個謬誤… 因為如果葛雷柯看到的東西都是狹長的,那他看到的畫布應該也是狹長的,所以應該畫出來的東西比例上會是對的。但為什麼會這樣呢?人所看到的訊息,除了受到視覺相關系統的影響外,是否還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呢?...
View Article不會褪色的藍色羽毛
大部分人想到羽毛的顏色可能會想到由有機化合物組成的色素,但除了會褪色的色素以外,科學家已經發現在鳥類的羽毛還有蝴蝶甲蟲的殼上,有奈米結構層,因為不同波長的光干涉和繞射的情況不同,而顯現出特定的顏色,因為是物理結構,顏色可以保存很久。[1][2] 其中有個原因是薄層干涉(thin-film...
View Article人類天生更適合素食?
credit: CC by libraryman@flickr 流言:藉由比較草食動物、肉食動物以及人的解剖構造及生理功能,得出結論「人的構造更適合素食」。理由是:1. 人的牙齒和顎骨適合磨碎素食,而非撕裂肉食;2.人的唾液是弱鹼性,較難溶解肉;3.人和草食動物都胃小腸長,適合慢慢吸收不易腐爛的素食,而肉食動物胃大腸短,可快速消化肉,在肉腐爛前排出;肉的殘渣在人的長腸中會產生毒素。...
View Article你相信自己的選擇嗎?
你比較喜歡哪位美女? 兩位陌生美女照片分別擺放左右兩側,實驗者將你「喜歡」的左側照片遞給你,並問喜歡的原因。你洋洋灑灑地講了一番讚美詞,但你有發現,手中的照片早被調包了嗎?這種選擇錯亂的現象,不只發生在選擇正妹。研究顯示,面對重大選擇時也會被自己的大腦蒙騙! 小心投資!...
View Article搭訕要像光一樣地移動
Photo Credit:Øklands trykksaker 各位有在路上搭訕的經驗嗎? 據說現在鮮少人這麼做了,很大一部分是大家都在低頭玩手機(還有個搖一搖就能搭訕的軟體,這種輕鬆方便到令人忌妒的功能,真是污辱了古早時期搭訕者的勇氣與決心),沒什麼人抬頭四處張望。 安排命中注定的情侶擦身而過,結果一個在上臉書一個在玩小遊戲,連月下老人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真遺憾。 錯過的搭訕...
View Article為什麼雞雞長這樣?──讀《下流科學》
文 / 林書帆 關於傑西.白令(Jesse Bering)的《下流科學》,坦白說我比較喜歡原本的書名「為什麼雞雞長這樣?」(Why Is the Penis Shaped Like...
View Article數字魔法
文/林書帆 前幾天看到新聞,據說今年GDP保2%失敗,明年3%難保,雖然本文沒有要幫管中閔說話的意思,但除了刪他年終之外,好像很少人懷疑GDP這個連創始者賽門.庫茲涅次(Simon Kuznets,...
View Article十三號星期五真的不吉利嗎?-怪咖心理學
芬蘭科學家統計了十三號星期五與其他日子星期五的車禍事件,結果十三號星期五發生交通意外事件比其他的星期五都還要多。十三號星期五真的不吉利嗎? 塞繆爾.約翰遜博士【譯註:Samuel...
View Article待在實驗室的聖誕夜
某年的聖誕夜,我一個人在趕實驗(只有這個時間才不會跟別人搶儀器啊),實驗室其他人就在外面開聖誕趴放音樂,孤獨寂寥下,只好拿前輩的事蹟來激勵自己? 吳健雄博士 吳健雄博士-吳健雄基金會 大家都知道楊振寧和李政道因提出宇稱不守恒的理論而拿到1957年的物理諾貝爾獎,但以實驗證明宇稱不守恒的吳健雄女士則無,令許多科學家惋惜不已。畢竟沒有縝密的實驗證實,推算再合理的理論也無法成立。...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