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專欄 – PanSci 泛科學
Browsing all 208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臉書CEO馬克佐伯格送給女兒的禮物值得掌聲鼓勵,但背後的哲學值得商榷

截圖取自 Mark Zuckerberg 臉書帳號 為了可愛女兒願意付出一切,替她爭取一個更好的未來,是正常父親的行為。 看完馬克佐伯格「A letter to our daughter」,不禁讓我想起從前讀過的麥克阿瑟〈為子祈禱文〉。然而兩篇文章在哲學上有很大的差異。...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阿維菌素哎唷喂–諾貝爾生醫獎得主惹的禍

cc by Heather Paul in flickr 一個月前,2015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頒給了發現青蒿素的屠呦呦(相關報導),以及共同研發伊維菌素的威廉·塞西爾·坎貝爾和大村智(相關報導一、相關報導二),以表彰他們在對抗寄生蟲醫藥上的貢獻。他們的發現,從肆虐的寄生蟲口中拯救了億萬人的性命,也讓放牧的家畜得以擺脫寄生蟲的威脅,挽救許多人的身家財產。獲得諾貝爾獎的殊榮,對他們而言是實至名歸。...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整個世界都是我的裝備庫!來看看地表最強的水熊秘訣

來自緩步動物門的水熊為我們示範用小腳腳划水 平時的水熊(上)和脫水後、裝死狀態的水熊(下)如屎一般呢XD Eye Of Science/Science Photo Library 水熊(water bear)這種緩步動物是個超級可愛的小東西,八隻腳短短地這樣晃呀晃,肥肥短短、充滿皺褶的身軀更惹人憐愛。真的好可惜,牠們只有 0.5mm 左右的體型,不然拿起來抱一定很療癒XD...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吐納之間完成充蓄電的太陽能電池

充電蓄電二合一,大幅減少電子運輸損耗 過去的太陽能電池是透過太陽能板發電,經由電線將電能儲存到蓄電池中。但從太陽能板到蓄電池的轉換過程中,容易散逸電能、降低轉換效能。為改善這樣的問題,俄亥俄州州立大學把太陽能板和充電電池結合成混合裝置,讓太陽能板成為電池的一部份,電能就能直接存於電池中。 俄亥俄州州立大學化學與生化系武毅英教授(Yiying...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森林之靈.柯莫德熊——《BBC知識》

作者/伊莎貝‧葛洛克(Isabelle Groc) 譯者/劉淳嘉 攝影/黛西‧吉拉迪尼(Daisy Gilardini) 大熊雨林在秋季總是特別潮濕、陰暗、霧氣濃厚。當加拿大籍製片人傑夫‧透納(Jeff...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實現虛擬偶像的全像術 ──《知識大圖解》

看看最新科技如何用光線重現3D物體,甚至使其更逼真! 本圖出自《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 國際中文版》第14期(2015年11月號),全見版請點擊圖片放大。 全像術(hologram)的原理與用環繞音效錄製交響樂十分類似──聲音一旦被錄下,就算請不到交響樂團來演奏,我們仍能一遍又一遍地重現音樂。...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媽我在這!」——科青的聖地:斯德哥爾摩

如果說穆斯林一輩子一定要去麥加朝聖一次,那麼身為科青,就不能不把斯德哥爾摩列為人生必去的城市之一。 時序入秋的十月,便是每年諾貝爾獎的名單公佈的時候,除了守在電腦前看自己的預測是否準確、名單出來後立馬拜讀相關研究大作,你還可以到被成為「北方威尼斯」的諾貝爾出生地,也是諾貝爾獎頒獎的城市——斯德哥爾摩,朝聖此生可能無緣的盛事,亦或是預演夢想成真的那一天。...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鼠疫桿菌:伴隨人類5000年的死神

儘管外貌恐怖,不過這位不是死神,而是歐洲黑死病年代的「鳥嘴醫師」,這身行頭是他們對抗疾病的裝備。(取自wiki) 大規模傳染病一直伴隨在人類左右,近幾年令大家印象深刻的就有SARS、禽流感、狂犬病、伊波拉、MERS、登革熱等等,而衛生條件不佳的古代,致命的傳染病更是相當普遍。講到歷史上的傳染病,絕不可能忽略鼠疫桿菌(Yersinia pestis)。 超越成吉思汗的人類毀滅者...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布爾與邏輯--《科學月刊》

董世平/中原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美國伊利諾大學數學博士,專長數理邏輯,曾任符號邏輯協會東亞委員會委員九年。 布爾追尋真理的熱忱,導引他發現思想的法則。他以代數的手法將思想法則表現為後人所稱的布爾代數,不僅成為電腦硬體設計的基礎理論,更開創了數理邏輯學的深刻發展。...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火星任務— 解開火星沙丘之謎--《科學月刊》

劉勇君/美國楊百翰大學地質科學系畢業,現為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地球與太空科學研究所博士生,研究專長為行星地形學。 梁勝雄/現任職於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研究專長為構造地質與活動斷層調查。...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海面上的超大型離岸風機,是抵禦氣候變遷和提高能源自主的瑪利亞之牆嗎?

本文由第二期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NEP-II)能源政策之橋接及溝通小組贊助,泛科學策劃執行。 文/廖英凱(泛科學專欄作者) source:Andreas Klinke Johannsen...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東床快婿沒那麼瀟灑-《暗黑醫療史》

王羲之東床快婿坦腹圖。Source: 騰訊儒學 王羲之坦腹東床的原因,可能是吃了五石散而燥熱難耐。 現今的保健食品充斥坊間,形形色色可說是令人眼花撩亂,但大抵上不外維他命、魚油還有各種植物的萃取物,至於效用如何,有很多學術論文可以參考,在此不再多言,不過最近讀到「東床快婿」的成語典故,讓我對魏晉南北朝一些文人雅士流行的保健食品,有了進一層的認識。...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LinkIt ONE穿戴式裝置與物聯網應用:LinkIt ONE的SD卡與音樂播放

文/CAVEDU教育團隊  各位讀者,本系列專欄已經進入第4 回了,大家有一起動手做嗎? LinkItONE 這塊Arduino 相容板很適合用來進行各種穿戴式裝置與物聯網專題,歡迎和我們一起學習!本期要介紹LinkItONE 的音源輸出功能,要不要做一個小型MP3 隨身聽呢? ​ LinkIt ONE 的SD 卡與音效輸出 LinkIt ONE...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光劍」是吐槽會決鬥的黑科技,還是快要上市的神兵利器?

星際大戰電影劇照。Source: Manuel Sagra 1977年,電影『星際大戰』上映,開創了一個迷人的科幻世界,也創造了一個對武器的全新想像  –...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夜婆傳奇-《暗黑醫療史》

Source: flickr 超音波儀器的發明要歸功於蝙蝠。 在整理有關「超音波」應用到醫療的史料時,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和外婆一段有趣的對話。當時我和她住在今天高雄市阿蓮區的某山腳下,有天祖孫倆飯後乘涼時,被一群蝙蝠打擾。由於是第一次看到,我還以為是鳥類,結果被外婆糾正說是「夜婆」。 「夜婆怎麼那樣厲害,晚上黑黑的還能飛得那麼快?」我問著外婆。 「可能牠們眼睛較好,晚上也看得見。」外婆回答道。...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改變帶賽局勢的賽局意識

想知道什麼是個賽局嗎?以上谷阿莫影片就用了大家都熟知的例子來解釋什麼是囚徒困境的賽局。 賽局理論(Game theory),又譯為對策論,或者博弈論,應用數學的一個分支,是研究具有鬥爭或競爭性質現象的數學理論和方法,在生物學、經濟學、國際關係、資訊科學、政治學、軍事戰略和其他很多學科都有廣泛的應用。沒想到原來牛郎和織女居然也遇上了。 自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納許(John F. Nash...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教育專輯】趕課沒空上實驗怎麼辦?生物課可以這樣教……

學生觀察動物頭骨。source:阿簡生物筆記 文/簡志祥 國中生物老師常常抱怨時間太少,課都上不完,經常都在趕課,以至於擠不出時間帶學生作實驗。其實課綱和課本的編排都是三節課的內容,可是老師們習慣補充再補充,覺得那些東西都好重要,一定要老師親口講過,學生才能學會。此外,還要搭配課前小考和測驗卷,因為老師相信一考再考了才能讓學生主動學習。...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2015 諾貝爾物理獎:地底水槽探索微中子震盪--《科學月刊》

張敏娟/任職輔仁大學物理系副教授、兼任磨課師(MOOCs)執行長。曾任國際及兩岸教育處學術交流中心主任、中華民國物理學會《物理雙月刊》總編輯。 今(2015)年10 月6 日,諾貝爾遴選委員會宣布物理獎由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與亞瑟.麥唐納(Arthur B. McDonald)獲獎。表彰他們找到微中子(neutrino)震盪的證據,進而推測微中子具有質量的貢獻。...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阿斯匹靈的外交陰謀-《暗黑醫療史》

關鍵詞:拜耳、孫中山、愛迪生、禽流感、二次世界大戰...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光波操縱師─神奇的光子晶體--《科學月刊》

欒丕綱/清華大學物理博士,中央大學光電系副教授。研究專長為光子晶體,聲子晶體,以及超穎材料。 (左)孔雀羽毛(右上)變色龍的皮膚(Source: Tambako The Jaguar)(右下)蝴蝶翅膀 自然界的光子晶體 有沒有能夠抓住光,卻不消滅光子的方法?光子晶體不僅能讓光轉彎,還能讓動物展現美麗的色彩! 1980...

View Article
Browsing all 208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